原文地址:让你的学生口服心服——十四种心理效应在班主任与学生沟通中的运用2作者:周艳语文阅读写作 让你的学生口服心服 ——十四种心理效应在班主任与学生沟通中的运用 (连载之二) 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 陈宇 2、以心换心——角色置换效应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把交往双方的角色在心理上加以置换从而产生的心理效应现象,称为角色置换效应。在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充当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有时是数个不同的角色,但在具体交往时一般总是呈现出某个特定的角色。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习惯于从自己的角色出发来看待他人的态度与行为,这种自我中心式的思维方式往往会引发角色冲突的悲剧。如果大家都能从对方的角色去思考一下,都能将心比心地换位感受一番,那么,许多冲突、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这就是角色置换效应的积极作用。
我们经常说,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要蹲下来看孩子,如果真的能将这一理念变成教师的思考行为习惯,那么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矛盾冲突就不可能那么激烈。而教师的角色置换习惯,对学生也会产生积极影响,学生也会学会理解他人,包括同窗、父母、老师。
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分享,对于学生的终生成长和发展,都是大有益处的。【案例三】以心换心,敲开你的心门 班主任在和学生谈话时,最头疼的是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无论你说什么,他总是不答腔,点点头或摇摇头,再无多话,被你问急了,最多也只是挤牙膏似的应上一句半句的。
这种谈话,根本谈不上什么效果,因为没有交流,到最后基本上就是班主任一个人在说,得不到学生的反馈。你无法得到信息,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说的话他是否听进去了,或许你说了很多,时间很长,但是你不知道这些话中哪些对他是有用的,那些属于废话。
由于得不到学生的回应,班主任只好自顾自地说下去,说到最后,自己也觉得无趣,草草收场。说起来是谈话、谈心,其实就是单方面说教,学生不暴露自己的内心想法和真实信息,教育就成了无的放矢。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有学生个性原因,有学生心理问题,也有教师的原因。或者师生关系不好,学生不信任教师,不愿意说心里话;或者教师站在了学生的对立面上,学生有戒备,自然不会说实话。
怎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或者取得学生信任(不一定要说出来)呢?我曾经试过一种方法,以心换心。即,要想让学生说出心里话,自己先坦诚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学生心里藏着秘密,不想为别人了解,但是,这些秘密闷在心里,也需要有倾诉的对象。什么人是合适的倾诉对象呢?当然是一个愿意对自己也开诚布公的人,一个对自己不设防的人。如果你愿意和学生分享你的秘密,那么,秘密可以交换到秘密,情报可以交换到情报,人往往因为拥有了共同的秘密而成为朋友,也会因为是朋友而拥有更多的秘密。
只要和真诚地和学生交朋友,你会发现和学生交流也不是那么难的。当然,用这种方法必须很慎重。能和什么学生说什么话、话说到什么程度,需要对学生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视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而定。教师和学生毕竟身份不同,有的话能说,有的话不能说,有的话只能说半句,点到为止。
切不可口无遮拦,什么都说,那样反而有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在我刚工作不久,我的班上有一个女生,家里很穷,父亲一个人带着好几个孩子,生活很艰苦。她是班级里比较优秀的学生之一,但不是最优秀的,虽然比较努力用功,但成绩也只是中等偏上。
她有个孪生姐妹,就在她同一个年级的另一个班,是个快班。妹妹比姐姐的成绩好,人也活络。
我带的那个学生,是姐姐。姐姐很要强,但是,总是成绩比不过妹妹。她总要有些长处的,但是人长得不漂亮,因为穷,也穿不起什么好衣服,我看到她有的衣服都是接兄长的旧衣服。
她选择了艰苦的方式证明她自己——长跑。每次运动会都会选择这个最艰苦的项目拿到名次。我发现,很多穷孩子长跑都很好,他们吃得起这个苦,不娇气。所有这些,造就了她很特殊,甚至有些古怪的个性。
我发现这个孩子能力很强,也非常要好,班干部工作也认真负责。但是有一点,就是脾气很不好,甚至有点暴躁,喜怒无常,有时候莫名其妙地发火,让所有的人无所适从。我认为她是善良的,我从内心里同情她、理解她,试图和她交流。
但是,她拒绝。她把自己包得紧紧的,绝对不让其他人进入她的世界。
她外表上阳光、活泼,大胆泼辣,内心却充满了自卑。别人都不能理解她,唯有我知道她内心深深的痛,那绝对不是穷或不漂亮或成绩不好,是一个难以启齿的秘密,这个秘密将伴随她的一生,也将困扰着她的一生。尽管她极力隐藏,但是无济于事。
因为这件事,她无法真正地开朗起来。这个秘密就是,她有体味,令人不愉快的气味。
特别是到了夏天,你可以想象她的痛苦。在教室里上课,和同学们在一起,那是件多么尴尬的事啊。
但是,又不能不上学,上学就不可避免地让人闻见。她总是穿着长袖,试图保护自己的隐私,不过,我在接近她的时候,还是分明能感觉到。我认为,这是她所有问题的根源。
怎么办? 和她谈话必须很小心,不能触动她的那根敏感的神经,但是,如果她的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她整个高中时代就是一场噩梦,无论如何也不会开心幸福的。所以,我又不能回避这个话题。我是怎么做的呢? 那次谈心的情况,尽管已经过去了二十年,但我还是历历在目。
我很平静地对她说: 每个人内心总有一些隐私或秘密,不想为人所知,这是很正常的。每个人都不是完人,有的问题,你可以努力解决,而有的问题,即使你再努力,也无能为力。
上帝很公平,他在给你很多优点的时候,可能是怕你过于完美而难以在这个世界上很好地生存,所以,总是会给你搭配一些缺点。这些缺点,和你优点一样,都是抹不去的。我们只能适应它,而无法改变它。
我们要学会和这些我们与生俱来的东西共处并适应。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我的高中阶段就是在这样复杂的心态中度过的。我说不清好还是不好,但是,我一直有烦恼,而且无论我怎样努力,我也无法改变一些东西。
这些问题让我很自卑!让我一直很恨自己,但我却无力改变。你想知道是什么吗? 我继续说道:在我读中学的时候,差不多和你一样大吧,有一件事一直让我很自卑,甚至几乎让我崩溃,那就是我的个子总是长不高。我很多方面都很不错,而且即使有不优秀的地方,也可以通过我的努力去改变。
但是,唯有这件事我无能为力。个子不高,对于一个男生来说,是个怎样的痛苦感觉!当你经常需要仰视你的同伴,并经常被人嘲笑时,那是怎样的无奈啊!我为这个问题困扰了很长时间,但是,我知道这一切都无法改变。所以,我用了其他的方式去替代。正因为我的这个缺憾,让我在其他方面要更加优秀。
我用了很多年才明白两件事,第一,有些事我永远无法改变,所以,我只能改变我能改变的,让它们盖过自己的缺点,我必须适应我不能改变的。我没有理由恨自己不喜欢自己,因为只有我自己才会真正陪伴我自己一生;第二,我曾经怨恨过上帝,我认为他很不公平,但是,我终于知道,上帝其实是公平的,因为他给了我很多优点,足以和我的缺点相抗衡。明白了这点,我坦然了。
而且,我的缺点让我更加精进,可以这样说,我的大量的优点都是因为我一个缺陷造就的。这才是平衡。我们都要学会辩证地看待自身的长处和短处。有人因为拥有华丽的外表,所以,不注意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因为他们觉得凭着自己一张漂亮的脸和傲人的身材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得到很多东西。
所以,他们不会勤奋努力,所以,你才会看到很多外表华丽的人都是草包,呵呵。说完这些,我轻轻拍拍她的肩膀,只字不提她的事情,就这么走了。
那次谈话之后,我真正赢得了她的信任,从此打开她的心门。她变得越来越优秀,而且逐渐开朗起来,因为她知道,他的老班和她一样,也有难以言说的苦恼。
这点情感上的共鸣让我们超越师生的关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她一直是我得力的助手,我和她的交流几乎是没有障碍的。我以自己真实的故事,以真实的情绪为代价,告诉我的学生,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苦恼,你并不是唯一不幸的人。
【案例反思】 这次谈话(准确地说,是我单方面的倾诉)为什么会取得成功?或者说,其中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呢?“以心换心”是我最大的感悟。我的心里话表面上好像是自己在那里絮絮叨叨,说的是自己,其实,我的每一句话都是针对她而设计,是说给她听的。我了解学生的内心,所以,我知道能在什么地方和她产生共鸣。而我绝对不会和她提她自己的问题,我必须给她留面子。
这些道理,她自己去感悟就好了,不难理解的。因此,要想让学生敞开心扉,自己要首先敞开心扉。不能仅仅站在一个教师的立场上对学生进行说教。
我们都说要理解学生,其实,反过来依然很有效——让学生理解我们,用这种理解再回到自己身上,解决自己心里的问题。也就是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鸿沟已经填平了。一般来说,教师主动和学生说心里话,是引出学生心里话的最好的办法。
有时,其实也不需要学生说,只要他能理解你话的意思即可,最后一层窗户纸,不点破也罢。我和那个学生的谈话就是只字不提她自己的问题,但是,我说了自己的事,就等于在说她的事了。我说我是如何应对的,其实就是在教她如何应对。和学生谈话,如何用说出自己心里话的方式赢得学生的信任,也是一个技术活儿。
你要首先观察学生的问题所在,针对他的问题选择合适的素材。这些素材要能在情感上和学生产生交集,取得共识,才好进行后续的教育。
这种共识,是在谈话的过程中发现的,不一定要用语言,学生的表情和眼神都可以很好地说明问题。只要你按照事件分类,找出学生最能接受的。比如,学习问题,就谈自己学习中的苦恼以及战胜苦恼的方法,没有方法也成,至少让他知道这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缺点,完全可以改变的;早恋问题,就谈谈自己当年的感受,毕竟每个人都年轻过,都是从那个年龄过来的,等等。真心换来真心,信任换来信任,这就是和学生谈话最大的“技巧”。
http://hllbe.blog.163.com/blog/static/9562702012723102415286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