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质彬彬是何意? 飞身抱月 《论语·雍也》“子曰: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而后君子。” 我们今天讲礼仪,讲形象塑造,其实,这句话对我们很有指导意义。形象,不仅是仪表,更是气质、素养,是一个内外兼修的概念。
有的同胞只注意外表,忽略或者不懂如何修养内心,结果,单讲仪表,形象并不佳,甚至适得其反。要理解这句话,得弄清“文”“质”“史”“野”的意思。文,即文化,文化即人化,人对天然进行价值塑造,就成了文,显然。礼仪、礼貌就是典型的“文”;质,即本质,本来的质,自然的质,自然本性,比如食色性也,苦笑爱恨等等自然情感,所以,文,可以说是人的社会性,质,是自然性;史,不是历史,而是迂腐、呆板、虚伪、圆滑,是负面的价值判语;野,即粗野、野蛮,跟文明、文雅相对。
由此,我们就清楚了,如果讲礼貌、礼仪过分了,压抑、掩盖甚至丧失了人之本性,就会显得很迂,很假,很不自然;反过来,如果尽显人之本性,为所欲为,不用礼来制约,就会显得粗野,没素养,不受欢迎,丧失自尊,也对他人不尊重。所以,孔子才说,要文质彬彬,即文与质要相得益彰,恰到好处,既讲礼,讲文明,又不是本真本性,自然与人文两相齐美,尽显谦谦君子之风范。一阴一阳之谓道,文与质其实就是君子修养中得阴阳关系,处理得好,就合乎道理。这句话,是孔子中庸之德之道的完美表述。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